第九窟(大佛洞)是响堂山石窟规模最大,开凿时间最早,装饰最为华丽的石窟。从《资治通鉴》的记载可以知道,(在“东魏武定五年已有石窟佛寺可供‘塞之’”),石窟的凿刻时间在东魏武定五年(547年)。
大佛洞窟内进深13.3米,宽13米,高11.4米。正面龛本尊是释迦牟尼坐像,通座高5米,造型匀称,庄重敦厚,为响堂石窟中最大的造像。其背浮雕火焰、忍冬纹七条火龙穿插其间,雕刻精巧,装饰华丽,为北齐高超艺术的代表。
二、北响堂山石窟大佛洞中心柱四周的畏兽
大佛洞内中心柱为三面佛龛,在佛龛间转角处共有4只神兽。左右两壁左右各11只,共26只。
正面龛内释迦牟尼坐像左边转角处的神兽 (平面图中编号23)
正面龛内释迦牟尼坐像左边转角处的神兽 (平面图中编号23)
正面龛内释迦牟尼坐像右边转角处的神兽 (平面图中编号24)
一进入大佛洞,正面龛内释迦牟尼坐像的左右,分别有两尊神兽 (平面图中编号23、24),神兽并非与释迦牟尼坐像一样处于同一朝向,而是处于正龛和左右两龛间的转角位置。
中心柱左面左边转角处的神兽 (平面图中编号25)
中心柱右面右边转角处的神兽 (平面图中编号26)
平面图中编号26的相对比较完整,但面部特征依然有破损。从仅存的这一尊雕刻比较立体的神兽上,神兽的那种气势依然让笔者感到震撼。
中心柱右面右边转角处的神兽 (平面图中编号26)
中心柱右面右边转角处的神兽的左侧 (平面图中编号26)
中心柱右面右边转角处的神兽的左侧 (平面图中编号26),手臂粗壮结实有力的肌肉,和爪子上三根刚劲有力的爪趾,能感受到那倒勾的爪子锋利无比。
中心柱右面右边转角处的神兽的左侧 (平面图中编号26)
中心柱右面右边转角处的神兽的左侧 (平面图中编号26),脚上仅两根脚趾。三根爪趾、两根脚趾,这与同时期北齐墓葬壁画中描绘的神兽是一模一样的。
河北磁县湾漳北齐皇陵西壁画上的“护法神兽”
石窟左壁神兽视频
三、北响堂山石窟大佛洞左壁上的神兽
第九窟(大佛洞)中心柱的左右两壁上也开凿了佛像和神兽,佛像和头部和神兽大部分被盗凿,现在洞内见到的佛像头部都不是原来的,而佛像下面的神兽大部分被盗凿和破坏。
其中,平面图中编号为1、4、5、6、8、13、14、15、16、18、19的11只神兽被盗凿后,流失在国内外的各大博物馆里和私人收藏家手中,其中以美国为主。剩下平面图中编号为2、3、7、9、10、11、12、17、20、21、22的11只神兽个别有损坏外,部分相对完整的保存下来,幸免于难。
石窟左壁平面图编号为1的神兽已经被盗凿
石窟左壁平面图编号为1、2、3的神兽位置
石窟左壁平面图编号为2、3的神兽
石窟左壁平面图编号为3、4的神兽,右边的4号神兽已被盗凿
石窟左壁平面图编号依次为4、5、6、7、8、9的神兽,每尊佛像与佛像之间间隔的基柱上,都有一只神兽,所以数柱子就可以,依次是4、5、6、7、8、9。9号神兽在最里面与后壁上的10号神兽形成90度角。
石窟左壁佛像与神兽,神兽从左到右依次是7、8、9、10、11,其中7号神兽头部损坏、8号神兽被盗凿,9、10、11号神兽完整。
石窟左壁平面图编号为7的神兽,上半身损毁。
石窟左壁平面图编号为9、10的两只神兽。9号神兽在左壁最里面与后壁上的10号神兽形成90度角。
石窟左壁平面图编号为9的神兽
石窟左壁平面图编号为10的神兽
石窟左壁平面图编号为11的神兽
石窟右壁视频
四、北响堂山石窟大佛洞右壁上的神兽
石窟右壁平面图编号为12的神兽
右壁比左壁盗毁更严重,仅存12、17、20、21、22五只神兽,13、14、15、16、18、19被盗凿,其中编号为12的这只神兽面部损坏。
石窟右壁平面图编号为22的神兽,神兽的面部和右臂部分损毁。
石窟右壁平面图编号为20、21的神兽
石窟右壁平面图编号为17的神兽,这只神兽应该是右壁最为完整的一只神兽了。
开凿于北魏时期河南巩义石窟寺内的神兽
开凿于北魏时期的河南巩义石窟寺,其中第一和第三石窟中的同类神兽在外表造型上每个都不一样,这与北齐响堂山石窟中的同类神兽造型一致有很大的区别。这是不同时代的演变?还是宗教文化上的转变?这些目前都不可而知。虽然巩义石窟寺雕刻的神兽没有响堂山的那么精美生动,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两个石窟的神兽属于同类。
五、现存于国内外各大博物馆的北响堂山石窟神兽
芝加哥大学联合多家博物馆通过七年时间,借助最新的科技手段,用数字技术将屡经被盗的响堂山石窟复原完成。并在美国华盛顿著名的塞克勒美术馆展出,得以重现原貌。图中的这个摆放方式写北响堂山石窟大佛洞内神兽原来的位置一样,都是处于佛像与佛像之间的间隔处。
北响堂山石窟大佛洞内的神兽主要流失到美国的各大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手中。其中最著名的是弗瑞尔美术馆收藏的几件神兽,据统计弗瑞尔美术馆前后共计购买了三次共六件神兽,应该是北响堂山石窟神兽收藏最多的一家博物馆。
弗瑞尔美术馆隶属于史密森尼博物院,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弗瑞尔美术馆(The Freer Gallery of Art)和赛克勒博物馆(The Arthur M. Sackler Gallery)合称为“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位于国家大草坪中段的南边,独立大道以北(1050 Independence Avenue )。这座艺术博物馆的珍藏绝大多数是实业家弗瑞尔和医学家赛克勒捐赠的。两个馆的地下展厅有通道相连。
下面这篇文章是从网上找到的,有关流失海外北齐响堂山神兽的一篇文章,我原文原图复制过来了。这五尊收藏于弗瑞尔美术馆的神兽,其中有四只可以肯定来自北响堂山第九窟(大佛洞)。
[转载]美国馆藏响堂山石窟佛龛守护者:北齐石雕有翼怪兽--畏兽像(五身)
北响堂山北齐石雕有翼怪兽--畏兽像五件
美国史密森尼博物馆收藏 隆日编译
响堂山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鼓山。石窟始凿于北齐文宣帝高洋(550~559在位)时,嗣后隋、唐乃至宋、明,都曾有小规模的增凿,但主要窟像均为北齐时雕造,代表了当时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响堂山石窟在1912洗劫,精美雕像被凿盗一空,不少雕刻精品散失在日本和欧美各国,现存者是1922年补入的近代作品。
响堂山北齐石窟塔形窟中以北响堂第7窟(习称北洞)规模最大,窟方形,每边各长约12米,窟高11.6米,雕刻也最为精美。可惜前廊已残毁,覆钵顶也仅留遗痕,但窟内雕刻较完整,在龛顶以上,还开有一排小龛,内雕佛像。左右两壁及后壁过洞两侧,排列着塔状小龛,龛柱多角形,有仰覆莲束腰,与窟外龛柱形制相仿,其下以跪状怪兽承仰莲为础。怪兽造型夸张,毛羽翘昂,肌肉凸出,钩爪有力,是威猛和力量的象征。这种兽面獠牙人身、肩生羽翼、三爪二趾、上身袒露、下身着犊鼻裤,有长尾,但双腿后侧还附有羽翎状尾两条,经常呈现的是飞奔疾走或游戏坐的姿态。传说畏兽是可以避凶邪的猛兽,其形象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较为常见,常出现在墓志、墓室壁画、石棺床以及石窟中担当守护者。
北响堂山北齐石雕 有翼怪兽--畏兽像(一)
尺寸:79.0 x 57.5 x 31.6 cm
北响堂山七窟 由自然历史国家博物馆转移,史密森学会
北响堂山北齐石雕 有翼怪兽--畏兽像(二)
尺寸:79.0 x 53.3 x 30.5 cm
北响堂山北齐石雕 有翼怪兽--畏兽像(三)
尺寸:80.5 x 55.7 x 30.5 cm
北响堂山北齐石雕 有翼怪兽--畏兽像 (四)
尺寸:84.4 x 53.4 x 28.0 cm
北响堂山北齐石雕 有翼怪兽--畏兽像(五)
尺寸:88.4 x 47.3 x 28.5 cm
来自北响堂山中间的洞窟
首先,从数据和造型上来看,前面四尊应该都是属于大佛洞的左右两壁。最后这尊神兽从造型上来看,其原来所处的位置应该是属于转角处。另外其头上左右带双角,头朝下俯视的造型与大佛洞中心柱上的神兽相似,但从数据上看,尺寸又明显小于大佛洞中心柱的神兽,所以,此件神兽不应该属于北齐响堂山大佛洞。根据所提供的资料说是来自北响堂山中间的洞窟,具体是哪个石窟还有待我进一步去考察。
克里夫兰美术馆收藏的这件神兽应该也是属于北响堂山石窟大佛洞里的。
收藏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中心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神兽
收藏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中心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神兽
收藏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中心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这尊神兽也应该属于北响堂山大佛洞。
北京故宫博物院雕塑馆(慈宁宫展厅)展出的神兽
北京故宫博物院雕塑馆(慈宁宫展厅)展出的神兽
北京故宫博物院雕塑馆(慈宁宫展厅)里也展出过一件类似神兽,下面明确的标注了它出处——河北邯郸北响堂石窟第九窟(大佛洞)内。从造型和尺寸上来看,这件应该就是出自于北响堂山石窟大佛洞。
http://xts.uchicago.edu/collection/
这是芝加哥大学的数字响堂山项目的图,点开这个网址可以看见每个的细部大图。问题就是无法下载需要拼图。
在此感谢静心堂主等众多前辈网友们提供的大量国外博物馆里有关北响堂山神兽的图片
可以扫下面二微码
特别鸣谢虎珀造办处公众微信号支持
乐艺会延伸阅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